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 其五
[清代]:陈宝琛
昔为岫云游,到寺已昏黑。那知山门外,双松翠交织。
宸题引入胜,云日与绚色。升阶见娑罗,银杏尤夙识。
踪寻出寺左,石径顿坦直。有亭夹清湍,丹垩亦新饰。
去都且百里,布施定谁力?龙子与拜砖,奔走客万亿。
幸先香会至,食宿免见逼。入梦习泉喧,窥床惜月昃。
能留过中秋,朝夕共探陟。
昔為岫雲遊,到寺已昏黑。那知山門外,雙松翠交織。
宸題引入勝,雲日與絢色。升階見娑羅,銀杏尤夙識。
蹤尋出寺左,石徑頓坦直。有亭夾清湍,丹垩亦新飾。
去都且百裡,布施定誰力?龍子與拜磚,奔走客萬億。
幸先香會至,食宿免見逼。入夢習泉喧,窺床惜月昃。
能留過中秋,朝夕共探陟。
唐代·陈宝琛的简介
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
...〔
► 陈宝琛的诗(564篇) 〕
唐代:
罗隐
似共东风别有因,绛罗高卷不胜春。若教解语应倾国,
任是无情亦动人。芍药与君为近侍,芙蓉何处避芳尘。
可怜韩令功成后,辜负秾华过此身。
似共東風别有因,绛羅高卷不勝春。若教解語應傾國,
任是無情亦動人。芍藥與君為近侍,芙蓉何處避芳塵。
可憐韓令功成後,辜負秾華過此身。
:
陈际盛
绕屋千竿修竹,点池半亩新荷。门无热客来往,始觉清凉意多。
繞屋千竿修竹,點池半畝新荷。門無熱客來往,始覺清涼意多。
宋代:
释胜
有喝端如探竿草,无师血脉通红线。
当阳不识李将军,徒学穿杨一枝箭。
有喝端如探竿草,無師血脈通紅線。
當陽不識李将軍,徒學穿楊一枝箭。
明代:
皇甫汸
为访山居胜,门前一水分。宁知牵世网,未果谢人群。
满径翳秋草,虚窗閒白云。非关乘雪兴,了恨未逢君。
為訪山居勝,門前一水分。甯知牽世網,未果謝人群。
滿徑翳秋草,虛窗閒白雲。非關乘雪興,了恨未逢君。